9月17日至20日,近30名宁波人才赴成都对标学习,感受协同创新活力,为宁波科研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次活动由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得到了宁波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宁波经济促进会(商会)的大力支持。

9月17日至20日,近30名来自甬江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领军拔尖人才,赴成都开展以“协同聚势・融汇蓉城”为主题的高强度、深层次对标学习交流活动。四天时间里,人才团队深入顶尖医院、科研平台与创新企业,围绕基础医学、健康科技、机器人研发、成果转化等热点方向,通过实地考察与跨界对话,探寻基础研究与创新转化的实践路径。

活动首站聚焦华西医学中心与华西医院总部院区,作为国内顶尖的医学科研与临床高地,这里不仅拥有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更具备成熟的科研转化生态。人才团队实地感受其浓厚的科研转化氛围,并聆听来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杨金亮教授《前沿基础医学与研发》主题分享,深入探讨科研与临床深度融合、多元交叉的创新机制。

随后,团队走进两大特色研究平台--华西健康谷Newbiolab 运动科学实验室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能可穿戴健康管理系统研究室。作为华西“医学+制造”应用的典范,这两个平台充分展现了医学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人才们现场体验了运动康复数据采集与监测,并通过与一线科研团队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多学科协作下的技术迭代路径,进一步拓宽了对“医工交叉”实践模式的认知边界。

在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人才团队详细了解“医教研产”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该研究院以临床需求为起点,串联前沿技术研发、基础研究验证、概念转化落地、产业合作量产等环节,最终反哺临床应用,实现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本的深度耦合。为加速这一链条运转,华西同步打造未来医学城,集聚华西医院东部院区、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先进医疗成果转化中心,实现医、教、研、产资源高效联动。人才团队沿着这一链条,近距离目睹了科技成果从论文走向产品的真实路径,为宁波生命健康领域科研转化“怎么做、和谁做、为什么做”提供了参考思路。

在蓉期间,人才团队还到访了成都高科技企业,挖掘“技术产业化+自主研发”实践样本。在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人才团队观摩了智能康复设备的实际应用场景,作为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该司提供了康复医学与前沿智能技术深度结合的范式。在齐碳科技,人才团队深入了解了“中国造”的高端测序平台——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并就其在传染病监测、细菌耐药快速检测、遗传病检测、肿瘤早筛等多场景领域的应用潜力展开深度交流。

连日的交流中,提问与思辨持续碰撞,灵感与共识不断涌现。在内部交流分享会上,宁波领军拔尖人才一致表示,此次成都之行的核心收获,在于目睹了“医工交叉+全链条转化”的鲜活样本,深刻感受到成都在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人才与机制活力,为自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创新打开了新视野。人才们纷纷表示,将把成都不同机构的特色经验与华西实践融入宁波的科研工作,积极推动医学与工程、数据与临床的深度交叉融合,为宁波医学与生命科学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与动能。
